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院赛的通知

发布人:李若萌 来源: 发表时间:2025-11-06 点击: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院赛的通知

各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全体学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强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按照《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经研究定于202511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将由海洋学院李四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四个学院联合举办,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大赛目标

将大赛与《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学与自我成长》等课程和主题班团会等活动相结合,互为补充,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

此次大赛分为学生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

1.成长赛道

面向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校赛获奖学生可推荐实习机会。

2.就业赛道

面向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校赛获奖学生可推荐就业岗位。

四、组织机构

1.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教师兼职辅导员组成,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2.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相关评审等工作。评审专家组由湖北省生涯指导委员会的相关专家、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校内部分专家组成。

五、赛程安排

院级大赛采用院级初赛和院级决赛,校级大赛分为校级复赛和校级决赛。

(一)院级初赛

每名学生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可以使用校赛辅助平https://jobup.top/scdp/cug)撰写修改完善生涯发展报告或求职简历(注册后填报相关信息可以生成基本报告或简历,以供参赛学生参考,操作流程参考附件4),并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制作PPT及辅助证明材料。参赛学生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以本科生成长赛道/本科生就业赛道-姓名”的格式命名,如:本科生就业赛道-张三提交至邮箱3085971392@qq.com

1.成长赛道

1)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PDF格式,文字不超过2000字,图表不超过5张);

2)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2.就业赛道

1)求职简历(PDF格式);

2)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3)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

(二)院级决赛(2025年11月20日)

学院决赛名单拟于11月17日发布,于11月20日参加学院决赛,并根据学校分配名额推荐优秀选手至学校参加校级比赛。

(三)校级决赛(2025年11月30日)

校级决赛表现优异者进入省赛训练营,按照省赛分配名额从中选拔优秀营员推荐至省赛。

(四)省赛及全国总决赛省赛预计在2026年1月上旬。省赛表现突出的获奖选手,将在2026年4月参加全国总决赛。

六、院级比赛环节设置与评审标准

学院评审组根据报名学生资料进行初审,确定不超过20名的参赛选手参加院级决赛,并根据决赛表现和学校分配校级名额推荐参赛选手至学校参加校级复赛。

(一)成长赛道设主题陈述、评委提问环节。

1.主题陈述(6分钟):选手结合生涯发展报告作陈述。

2.评委提问(4分钟):评委结合选手陈述和现场表现提问。

(二)就业赛道设主题陈述、综合面试。

1.主题陈述(5分钟):选手结合求职综合展示PPT,陈述个人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

2.综合面试(5分钟):评委提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手提出解决方案;评委结合选手陈述自由提问。

七、赛事组织

(一)组织发动

1.各党支部、团支部、班级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把大赛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让更多师生了解和参与大赛并从中受益。

2.国赛平台成长赛道设生涯闯关功能,就业赛道设职业适配度测评功能,参赛选手根据赛道要求选择参与。

3.各班级班长为各班大赛负责人,负责赛事的沟通交流与组织推荐。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赛事与学校《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及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有机结合。

1.《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可以成长赛道参赛情况作为结课考核方式;《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可以就业赛道参赛情况作为结课考核方式。

2.报名参赛、接受赛事课程辅导并全程完赛的大三、大四学生选修2026年春季学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可申请免修该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获校级铜奖以上荣誉的本科生,参照《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给予创新学分认定。

3.每年要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至少开展2次“生涯规划与就业选择”主题活动,进行比赛引导、赛事培训和交流辅导,提升学生对赛事的知晓度、参与度和竞争力。

(三)激励措施

1.校级决赛现场将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和相关专家参与大赛评审,选手将有机会现场获得实习或就业offer。

2.学校给予校赛获奖选手、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

3.学校将大赛与各类生涯教育、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校园招聘等同期活动统筹推进,广泛发动用人单位参与大赛,汇集更多实习和就业岗位资源,助力更多毕业生在参赛过程中实现尽早就业。

4.本赛事由教育部主办,入选学院竞赛目录。学校按同类赛事标准将此次大赛纳入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奖评优、推免综合成绩评定以及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奖助学金评选等评价体系。

八、有关要求

(一)大赛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参赛选手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不可多个赛道重复参与。

(二)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直接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本方案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疑问,可咨询:

海洋学院:陈老师:027-67886138

李四光学院:李老师:027-67885190

马克思主义学院:姚老师027-67848625

教育研究院李老师027-67885094


上一条:【英才工程】李四光学院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英才工程立项的通知

下一条:【导师双选】李四光学院关于启动2025年中科院导师双选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