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拔尖计划 2.0” 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综合科考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发布人:李若萌 来源: 发表时间:2024-07-16 点击:

通讯员 黄啟亮 南以雅)711日上午800,本次暑期学校所有师生在绵绵细雨中二次进湖。不幸的是,由于暴雨天气影响,园区积水十分严重,出于安全考虑,原定的分组实践计划取消,原路返回。

17976

即便如此,学员们对于地学奥秘的探索热情并未减退。回到酒店稍作休整后,于上午十时左右所有学员就携电脑来到会议室,汇报各组的课题进展情况。随即,在黄咸雨教授和田力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各组成员结合前两天实地科考的收获和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积极展开讨论以完善对课题的研究。

傍晚1900,本次暑期学校结业总结大会在会议室如期召开。黄咸雨教授、田力副研究员及暑期学校全体学员参加了总结会。会议由马丽敏老师主持。

16144

会议第一项:分组汇报成果

各组分别就湿地与全球变化、古气候与古环境两大主题进行子课题研究。首先是第一组的组长申泽润为大家带来了大九湖湿地的形成与演化的实践总结,之后的每一组都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都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公诚勤朴的科研意识、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科研态度,克服天气难题,查找学习相关文献,展示了研学期间的所学所想所感。


会议第二项:观看《回忆录》并颁发结业证书

在各组汇报展示完之后,马丽敏老师播放了《2024年暑期学校回忆录》,并由黄咸雨教授和田力副研究员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会议第三项:总结讲话

颁发结业证书之后,由黄咸雨教授和田力副研究员两位老师进行总结讲话。两位老师都对同学们最终所呈现的汇报表示肯定,表扬同学们能够克服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还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并祝同学们未来可期。马丽敏老师对两位老师对暑期学校举办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全体学员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希望所有学员不断扎实学术功底,深化地学素养。

1EF4E

为期5天的科考研学之旅,虽天气恶劣,困难重重,但全体师生不畏艰辛,保持乐观。学员们不仅增强了科研能力,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相信在这次暑期学校结业后,学员们能够坚定自己的科研道路,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各兄弟院校之间也能够促进拔尖人才的培养形成“合力”,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虽然这次的暑期学校告一段落,但我们在地学领域继续努力前行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部分学员感悟展示

李君沂:原来以为雨水掩盖了风景,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后才明白,我们所见只是自然的一层轻纱。真正的雨和湖,还在未知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那些看似平凡的泥炭藓,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中展现出它们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每一个微小的生态平衡。在入境重庆时,我们触摸到古老的笔石化石,仿佛触摸到了时间本身。博物馆的展品仿佛有了温度,历史在我手中跳动。这次实习虽与预期不同,但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知识和美感。这段经历将使我未来的每一次旅行更加丰富和深刻。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珍惜与自然的每一次接触,无论是在风雨中行走还是触摸历史的脉络,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段旅程让我获益匪浅,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全新感知。

董琼璘:很有幸能够参加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的综合科考暑期学校,此次暑期学校是一个结合实践与学习的宝贵机会。在田力老师和黄咸雨老师的带领与细心讲解下,我们亲历了神农谷风景区与大九湖景区的自然之美、对神农架的生态系统和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深入理解。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和小组研究,我们全面了解了神农架地区的地质与地理知识,并对特定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经历锻炼了我们的野外考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康玉豪:神农顶上云雾绕,雨水倾盆洗尘嚣。作为地学人,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把课堂开在世界之绮丽景观,是我们与地球的浪漫约会。参加本次暑期学校虽一波三折,但在黄咸雨和田力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寻觅神农架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探讨湿地与气候的协同关系,虽天公不作美,但当我们蓝色小分队冒着大雨徒步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一切都是值得的。此次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加强了学科交流,更理解了努力挑战自我,细致观察分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实含义。

李泓宇:在神农架大九湖的地质实习,我有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了这片古老土地的脉动。每次踏足于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岩石上,我都能听到它们讲述着地球的古老传说。每一块岩石、每一层土壤都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而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大九湖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清晨的雾气缭绕在湖面,午后的阳光穿透林间,夜晚的星空璀璨夺目。这些自然景观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康曼彤: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三日神农架之行,我们一边感受着氤氲缭绕的山水之美,一边学习蕴藏于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恰逢二十年罕见的暴雨,我们顶着一阵一阵袭来的雨水,尽管裤子鞋袜淋湿,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地质人出野外的过程中,无论是疲惫还是怨气,都只是昙花一现的情绪,不能成为我们探究知识、丈量大地的阻碍,在这一次实习中,我们很自豪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不负母校公诚勤朴的校训。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结识了许多地大、海大的好朋友,我们互帮互助,一起完成小组任务,一起分享经历,一起庆祝实习的成功,这样宝贵的友谊,尽管短暂,却弥足珍贵,也会在我的回忆里留下很久很久。最后,很感谢能有这次实习经历,它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经历,无论是华南地层还是湿地保护,都是我从未系统性学习的内容,这也为我从大一阶段迈向大二阶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海无涯,当勤勉躬行。

杨奎:大九湖的山是连绵的,环顾四周,仿佛被山围;大九湖的水是无波的,打眼望去,无一点波痕。时半夏七月,在大九湖出野实习的我们是充满热情的,大雨漂泊而下,开启这山水为鉴的湿地之旅。披雨衣,老师领我们于沼泽旁看苔藓,讲生态演化,路人都不住驻足;穿胶鞋,老师带我们在剖面处挖化石,说地层历史,大雨也暂停倾听。用野簿记录悠悠亿年地质过往,拿双脚丈量山水共植物塑造的漫漫湿地,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老师带着我们认识过去留下的礼物与知识。挥挥手道别大九湖,雨依旧在下,苔藓仍旧继续造就泥炭,地层不断沉积记录当下,我们怀着无限憧憬与热爱奔向地质工作,揭开地球厚重历史。

随名杨:参加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综合科考暑期学校的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自然实地调研、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宝贵机会。在地质历史悠久的神农架林区内,我们对新元古代古气候的变迁有了更为深入和科学的理解。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详细观察了神农架林区的各类岩石,包括杂砾岩、白云岩、叠层石、泥页岩以及粉砂岩等。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层理结构、矿物组成及化石记录的综合分析,我们得以了解地质历史中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特征。在南沱组和陡山沱组的沉积相对古气候作用的研究中,我们利用地质学知识,结合大量文献,对沉积物中蕴含的气候信息进行了分析。南沱组的冰碛岩沉积指示了新元古代早期的冰川活动,而陡山沱组中丰富的生物化石和特定的沉积构造则反映了随后气候的回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新元古代古气候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评估现代气候变化的自然背景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次科考活动让我们领略了神农架林区的独特风貌,提升了我们结合地质学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务实。同时,我也认识到团队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只有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未来的科研生活里,我们将继续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推动地质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北戴河实习】学院领导赴北戴河实习站看望慰问实习师生

下一条:【学院新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拔尖计划 2.0”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综合科考暑期学校顺利开班